看众人还没完全搞明白,钱峰顿时有点急了,他手都快指到屏幕里去了:时间差分法啊,这是一个隐式的时间差分啊。
你们看这个评论家网络,是用每局的胜负来训练的,而它的输出却连到了行动者网络的每一个时间步上,用来训练行动者网络。
这就像是行动者的每一步棋,都有一个老师告诉他这一步让他的胜率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,以及具体是提高下降了多少。
这样的话,再也不需要通过蒙特卡洛法,下完一整局棋再收集一次很高方差的数据了,而是每一步棋,都能对围棋程序做一次迭代训练。
最外层的循环是每下一盘棋训练一次评论家,而内层循环是每一步棋,都根据评论家的指导,训练一次行动者。
其他教授顿时恍然大悟,这个想法...似乎真的可行!
惊讶之余又有些感慨,江铭真的是不断创造奇迹的信息学新星。
竟然真的在众目睽睽之下,基于策略梯度算法之上又有了新的突破。
后生可畏,后生可畏啊!
,文森特感叹:华国金陵大学真的是捡到宝了。
只是今天上午听瑞秋的报告,提到了两个模型对抗训练的方式,突然产生的灵感...,江铭不好意思地解释道。
然而他的话,几位教授只当耳旁风,听听就罢了,根本不会信。
这个算法,和上午瑞秋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完全不同,那个算法虽然分成两个模型,但是还是各自训练的。
而江铭,则是将其中一个评论家网络的输出结果,作为梯度,反向传播在行动网络的每一个时间步下,其构思之精巧简直叹为观止。
开始训练吧,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结果了。
你的计算资源够用吗,不如直接用我们实验室的资源。
文森特不愧是麻省的高级研究员,做事雷厉风行,立马掏出一张纸条,写上了几行数字。
这是我们实验室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,这个是一个临时的用户权限密码,你直接连上去用。
如果可以的话,争取这两天就把模型训练出来,测试一下。
江铭接过纸条,礼貌感谢了一下文森特教授。
他还真有点缺计算资源,昨天的训练让他意识到,围棋程序的训练的确需要大量计算资源。
尤其他这次设计的算法框架,江铭直接命名为行动者-评论家框架,虽然提高了训练效率,但是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可一点不少。
甚至由于两个网络中的数值传递,涉及了更多的地址移动操作,对CPU的性能要求更高。
围棋么...,钱峰思索片刻,道:最近樱花国好像就有一个围棋的世界大赛吧,我去联系一下,也许能安排一个人机大战也说不定。
他作为NIPS的主编,还是在社会各界人脉广泛,自作主张地帮江铭的围棋程序找起了对手。
几个信息学顶尖教授的能量可想而知,很快便安排好了这一切。
他们简直比江铭还要对这个算法有信心,都迫不及待地想在这次的开会的短短一周内就能看到结果。
江铭无奈,一番操作连上了麻省的计算服务器,开始了训练... ... 接下的半天里,江铭穿梭于主会场和几个研讨会分会场。
时间表上但凡他感兴趣的工作,都会去会场听一听报告,许多研究员的创新点子让江铭感到很受启发。
当然,即使是听报告,江铭也会每隔一个小时就打开笔记本,查看一下围棋程序的训练情况。
在他加入了全新的算法框架之后,仅仅训练了三个小时,就看到指标有了变化!
虽然由于使用的是自我对弈方式的原因,胜率仍然在50%上下浮动,但是他注意到评论家网络的方差正在逐渐降低,而行动者网络的动作分布也开始区域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