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告的标题一出,台下的学者们都露出感兴趣的表情。
生成式对抗网络,这完全是瑞秋新造出来的词语。
到底这里面的对抗是什么意思?
连江铭都仰起脑袋,眼睛盯着屏幕,等待着接下来的内容。
好在瑞秋并没有让大家等太久,她立刻开始了解释。
生成模型的目标,是为了生产出原本并不存在于世的数据。
我所设计的生成式对抗网络由两个部分组成,分别是生成器和判别器。
生成器就是那个不断创作的低水平乐手,他以一串随机数作为灵感输入,并将灵感转换成一段音乐。
如果单单只有生成器,这个神经网络是无法训练的,因为我想要的是乐手创造出当前数据集中不存在的新的音乐!
而加入我又根据音乐的数据集,训练出一个音乐评论家,他要努力区分到底这个音乐是真实存在的,还是刚刚那个低水平乐手创作的。
我们只需要不断交替地训练乐手和评论家,评论家的评判能力越来越强,而乐手的创作也越来越以假乱真。
最后,我们就训练出了一个最棒的音乐生成器,和一个最有效的音乐判别器!
轰!
全场震惊。
台下瞬间爆发出一片窃窃私语声。
卧槽,好像还真的可以?
这个生成方法,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最大似然估计或是变分自编码器,简直是彻底的颠覆性工作!
是啊,这个方法没有显式的那种概率分布,甚至生成器和判别器用不同的模型都可以,非常灵活啊... 不知道最后的效果怎么样,不过,即使效果不好,也是可以继续改进的,光是这个想法就很棒了。
太妙了,真的给我打开了全新思路。
是啊,我们以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,就是总想靠一个模型解决问题。
她这提出用两个组件共同训练,竟然能起到这样奇特的效果!
江铭也是石化在原地。
这个成果的创新性毋庸置疑!
报告继续,但是众人还沉浸在刚刚的震惊情绪中无法自拔,直到瑞秋讲完都还没回过神。
钱峰及时走上台,宣布下一位报告人上台... ... 之后的两个小时里,江铭又听了好几位研究员的报告,全部都是非常优秀的工作。
有的如同瑞秋一样,极具创新性,有的是非常简单高效,还有的是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应用。
终于到了中午的茶歇,江铭跟着林欣然第一时间来到了会展中心大厅,拿着盘子开始取餐。
会议的午餐大多不会过于丰盛,但也种类齐全,不仅有樱花国比较特色的寿司,还有餐前的茶汤和餐后甜点。
江铭坐在角落吃得狼吞虎咽。
他还想着能在吃饭上节省点时间,再看看自己的围棋训练程序怎么优化。
吃完午饭,他背上电脑,准备在会展中心找个没人的小会议室,独自研究一下。
路过一处沙发的时候,他正好看到瑞秋和一男一女两位教授坐在会展中心走廊的沙发上,愉快地讨论着。
看到江铭路过,瑞秋招了招手,往旁边让开了点位置,示意江铭坐过去。
江铭有些不好意思,但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,也不便拒绝,只好坐了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