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的病房,还浸在浅淡的熹微里。林辰趴在母亲床边浅眠,指尖还握着母亲温热的手,手机屏幕却突然亮了——是陈峰发来的测试区实时温度,零下五度,后面跟着个稳稳的绿色对勾。他轻轻抽回手,蹑手蹑脚走到窗边,望着天边刚泛起的鱼肚白,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回复:“再盯两小时,六点把温度降到零下八度,循序渐进。”
刚发完消息,身后传来母亲轻浅的咳嗽声。林辰立刻转身,快步走到床边,拿起旁边的温水杯,小心地帮母亲垫高枕头:“妈,您醒了?喝点水润润嗓子。”
母亲睁开眼,眼神还带着刚睡醒的朦胧,却先拉过他的手摸了摸:“辰儿,你昨晚没睡好吧?眼睛都红了。”她顿了顿,又轻声问,“基地的事,都安排妥当了?”
“都妥了妈,您放心。”林辰笑着帮母亲掖了掖被角,“今天有位教授和科考队的人来,等看完苔藓,我就回来陪您。”正说着,父亲提着保温桶推门进来,热气顺着门缝飘进来,带着小米粥的清香。
“醒啦?”父亲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,一边打开一边说,“我特意多熬了会儿,粥熬得稠,你妈喝着舒服。辰儿,你也赶紧吃点,吃完好去基地。”
林辰帮母亲盛了小半碗粥,用勺子搅凉了喂她,自己却没心思吃。眼看快六点,他掏出手机看了眼,陈峰又发来消息:“温度已降至零下八度,苔藓状态正常,叶片无冻伤。”他松了口气,刚想回复,江宏远的电话打了过来。
“林辰,张教授已经在我楼下了,我们半小时后到基地。”江宏远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,“另外,设备厂刚才联系我,说加送了一套备用的温度监测仪,以防万一。”
“好,我马上过去。”林辰挂了电话,接过父亲递来的三明治,咬了两口就往门口走,“爸,我先去基地,等科考队的人看完,我尽快回来。”
赶到基地时,天边已经泛起了橘红色的朝霞。培育棚里亮着灯,陈峰正蹲在测试区旁边,盯着屏幕上的温度曲线。“辰哥,你来了!”他看到林辰,连忙站起来,“刚把温度调到零下十度,你看,苔藓还是好好的。”
林辰走到试种区前,借着灯光仔细看。那些苔藓的嫩芽比昨天更挺拔了些,深绿色的叶片上挂着一层薄薄的霜,却没有丝毫发蔫的迹象。他伸手摸了摸覆盖在周围的椰糠,干燥又松软,锁温效果比预想中还好。
“不错,继续按每小时两度的速度降温,七点半前降到零下十五度。”林辰话音刚落,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,江宏远和张教授走了进来。张教授手里拿着个黑色的盒子,里面装着他常用的观测工具。
“张教授,辛苦您了。”林辰连忙迎上去,张教授摆了摆手,径直走到测试区,拿出放大镜蹲下身。“温度现在多少?”他头也没抬地问。
“零下十度,准备逐步降到零下十五度。”陈峰在一旁回答。张教授“嗯”了一声,用镊子轻轻夹起一片苔藓叶片,对着灯光看了看:“细胞壁没受损,抗冻剂喷得很均匀,看来昨晚的准备没白费。”
林辰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。正说着,外面传来了汽车刹车的声音。“应该是科考队的李工到了。”江宏远走到窗边,往外看了一眼,“来了两个人,还带着设备呢。”
林辰连忙整理了一下衣服,跟着江宏远走出培育棚。门口停着一辆白色的越野车,车身上印着南极科考队的标志。车门打开,一个穿着蓝色冲锋衣的中年男人走下来,手里提着个银色的箱子,身后还跟着个年轻的助手。
“您是李工吧?我是林辰。”林辰快步上前,伸出手。李工握住他的手,笑着说:“林先生,久等了。这位是我的助手小周,我们带了专业的低温测试设备,想和你们的仪器做个对比。”
“太好了,里面请。”林辰把两人引进培育棚,李工一进门,目光就被测试区里的苔藓吸引了。“这就是你培育的耐寒苔藓?”他走到试种区前,小周立刻打开手里的箱子,拿出一台小型的检测仪,对准苔藓。
“目前温度是零下十二度,我们计划在七点半前降到零下十五度,进行正式测试。”林辰在一旁介绍,“这些苔藓的孢子来自南极,经过培育后,目前能承受五度以内的温度骤变。”
李工点点头,接过小周递来的检测仪,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数据:“叶片含水量正常,细胞活性也不错。不过零下十五度是个坎,很多耐寒植物在这个温度下,虽然不会立刻枯萎,但根系会受损。”
林辰心里一紧,张教授却在这时开口:“李工放心,我们昨晚给苔藓的根系周围加了一层保温基质,既能锁温,又能保护根系不受冻伤。等温度稳定在零下十五度后,我们可以观测根系的活性。”
李工有些惊讶地看了张教授一眼:“这位是?”
“我是植物抗寒研究所的张启明,林辰的朋友,过来帮他把把关。”张教授笑着说。李工眼睛一亮:“原来是张教授,我读过您关于耐寒植物培育的论文,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本人。”
两人寒暄了几句,测试区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十四度。陈峰在一旁喊道:“辰哥,马上到零下十五度了!”
所有人都围到了测试区前。屏幕上的温度曲线缓缓下降,最终停在了零下十五度。林辰的心跳得飞快,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苔藓。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五分钟后,苔藓的叶片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,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态。
“小周,测一下叶片细胞活性。”李工吩咐道。小周立刻拿起检测仪,对准苔藓叶片。几秒钟后,检测仪上显示出一串数据。“李工,细胞活性百分之八十七,比预期的还高!”小周惊讶地说。
李工也有些意外,他接过检测仪,亲自测了一遍,结果和小周的一样。“不错,林先生,这苔藓的耐寒性超出了我的预期。”他转头看向林辰,“不过我们还需要做个持续测试,让它在零下十五度的环境里待十二个小时,要是能坚持下来,我们就可以签初步的合作协议了。”
林辰心里一阵激动,连忙点头:“没问题,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数据,每小时给您发一次报告。”
“不用这么麻烦,我们在这里等就行。”李工笑着说,“正好趁这个时间,我们聊聊后续的合作细节。比如苔藓的培育周期、产量,还有运输方式——毕竟要运到南极,保鲜是个大问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