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培育棚的钢架,林辰已经蹲在新开辟的培育区里,手里捏着一把消毒后的小铲子,小心翼翼地将椰糠与营养土按比例混合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,旁边的陈峰正推着消毒车,给刚搭建好的培育架喷洒消毒液,白色的雾气在晨光里缓缓散开。
“辰哥,江总说的那批育苗盘上午就能到,还有你要的恒温喷雾器,设备厂直接派车送过来。”陈峰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,却难掩兴奋,“昨晚我跟工人把培育区的地面又消毒了三遍,保证一点杂菌都没有。”
林辰直起身,揉了揉发酸的腰,看着眼前这片足有两百平米的培育区,心里满是期待。按照和李工签订的协议,一个月后要交付两百公斤苔藓,仅靠之前的试种区远远不够,这几天他和江宏远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在了批量培育的准备上。“等育苗盘到了,先别急着用,再用紫外线消毒一小时。”他叮嘱道,“这批苔藓孢子太珍贵,一点差错都不能出。”
正说着,江宏远的车停在了棚外,他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走进来,脸上带着几分喜色:“林辰,好消息!我联系了一家生物实验室,他们能帮我们做孢子的扩繁,原本需要一周的扩繁周期,现在三天就能完成,这样我们的培育进度能提前不少。”
“真的?”林辰眼睛一亮,快步迎上去,“那太好了,我正担心孢子数量不够呢。”他接过江宏远递来的实验室资料,快速翻看着,“这家实验室的资质没问题吧?可别出什么岔子。”
“放心,我已经查过了,他们跟好几家农业公司合作过,口碑很好。”江宏远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我已经把孢子样本送过去了,三天后我们直接去取扩繁后的孢子液。对了,张教授早上给我打电话,说他帮我们联系了一批进口的保温基质,下午就能送到,比我们之前用的椰糠锁温效果好三倍。”
林辰心里一阵温暖,自从和南极科考队达成合作后,张教授几乎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事,处处帮着他们。“等这批苔藓培育成功,我一定要好好请张教授吃顿饭。”他笑着说。
两人正聊着,陈峰突然喊了一声:“辰哥,江总,你们看那边!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培育棚的门口站着两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,正探头往里张望,神色有些可疑。
林辰皱了皱眉,走上前:“请问两位找谁?”
其中一个高个子男人上前一步,递来一张名片:“我们是‘绿源生物’的,听说你们在培育耐寒苔藓,想跟你们聊聊合作。”
林辰接过名片,心里咯噔一下。“绿源生物”他知道,是本地一家做观赏植物培育的公司,之前曾找过他,想低价收购他的苔藓培育技术,被他拒绝了。现在他们突然找上门,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“抱歉,我们已经和南极科考队达成合作了,暂时不考虑其他合作。”林辰直接拒绝,语气带着几分疏离。高个子男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随即又恢复了平静:“林先生别急着拒绝啊,我们老板说了,只要你们肯转让技术,价格好商量,比科考队给的高两倍。”
“我说了,不考虑。”林辰转身就要走,另一个矮个子男人却上前一步,挡住了他的去路:“林先生,你别给脸不要脸。我们老板能看上你们的技术,是你们的福气。要是不识抬举,小心你们的培育棚出点什么事。”
这话带着明显的威胁,江宏远立刻上前,挡在林辰身前,眼神冷了下来:“两位要是来谈合作,我们欢迎;要是来闹事,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。”他指了指棚顶的监控,“这里到处都是监控,真出了什么事,警察很快就能找到你们。”
高个子男人脸色变了变,狠狠瞪了他们一眼:“你们等着。”说完,带着矮个子男人转身走了。
林辰看着他们的背影,心里有些不安。“江哥,他们会不会真的来捣乱?”他问。江宏远皱着眉,沉思了一会儿:“不好说。这样,我下午就联系安保公司,给培育棚加派两个保安,再装几个隐蔽的监控。另外,我们把培育区的门锁换成指纹锁,除了我们三个,其他人一律不准进。”
陈峰也跟着点头:“我晚上在棚里守着,保证苔藓没事。”林辰点了点头,心里稍微踏实了些。虽然知道“绿源生物”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,但现在箭在弦上,只能加倍小心。
上午十点,育苗盘和恒温喷雾器准时送到了。林辰和陈峰一起,将育苗盘一个个摆到培育架上,再用喷雾器将调配好的营养液均匀地喷洒在盘里。江宏远则在一旁联系物流,确认进口保温基质的运输进度。
忙到中午,几人才停下来休息。陈峰去买了盒饭,三人坐在培育棚的角落里,简单吃了点。“对了,林辰,后天我们去取孢子液的时候,顺便去趟保温材料厂,把加厚保温膜的合同签了。”江宏远一边吃一边说,“虽然现在温度还不算低,但为了保险起见,还是把培育棚再加固一下。”
“好。”林辰点头答应,心里却总想着早上“绿源生物”的人说的话,有些心神不宁。江宏远看出了他的心思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别担心,我们已经做了防备,他们不敢轻易来捣乱。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苔藓培育好,只要按时交付给科考队,其他的都不是问题。”
林辰深吸了口气,点了点头。他知道江宏远说得对,现在不能被这些事分心。吃完午饭,两人又投入到忙碌中。下午两点,进口保温基质送到了,林辰和陈峰立刻动手,将基质铺在育苗盘的底部,再盖上一层薄薄的营养土。
就在这时,林辰的手机响了,是医院打来的。他心里一紧,连忙接起电话:“喂,护士小姐,我妈怎么了?”
“林先生,你别着急,阿姨刚才突然有点头晕,我们已经给她测了血压,稍微有点高。医生已经过来了,正在检查。”护士的声音很平静,林辰却还是慌了神。
“我马上过去!”他挂了电话,抓起外套就往外跑。江宏远连忙喊住他:“林辰,别急,我开车送你去。这里交给陈峰就行。”
两人快步跑到车上,江宏远一脚油门踩下去,车子飞快地往医院驶去。林辰坐在副驾驶上,双手紧紧攥着拳头,心里满是自责。这几天光顾着培育棚的事,陪母亲的时间越来越少,连她血压高都没注意到。
“别担心,阿姨吉人天相,不会有事的。”江宏远一边开车,一边安慰他。林辰点了点头,却还是止不住地心慌。
赶到医院时,医生正在病房里给母亲做检查。看到林辰进来,医生抬了抬头:“你是患者的儿子吧?别担心,患者只是有点低血糖,加上最近没休息好,才会头晕。血压稍微有点高,吃点降压药,好好休息几天就没事了。”
林辰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,他走到床边,看着母亲苍白的脸,眼眶有些发红:“妈,对不起,都是我不好,没照顾好你。”
母亲虚弱地笑了笑,拉过他的手:“傻孩子,妈没事,就是有点累。你别担心,快去忙你的事吧,别耽误了培育苔藓。”
“我不忙,我就在这里陪你。”林辰紧紧握着母亲的手,“培育棚那边有江哥和陈峰,没事的。”
江宏远在一旁说:“阿姨,您好好休息,培育棚的事您放心,我会盯着的。林辰,你就在这里陪阿姨,有什么事我给你打电话。”说完,他悄悄退了出去。
林辰陪在母亲身边,帮她盖好被子,又给她倒了杯温水。母亲靠在床头,看着他,轻声说:“辰儿,妈知道你忙,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你可不能跟妈一样,把身体熬坏了。”
“我知道了妈,以后我一定注意。”林辰点了点头,心里满是愧疚。他坐在床边,握着母亲的手,直到母亲睡着了,才轻轻抽回手,坐在旁边的椅子上。
下午五点,父亲提着保温桶过来了,里面装着熬好的鸡汤。“辰儿,你妈怎么样了?”父亲放下保温桶,急切地问。
“医生说没事,就是有点低血糖,休息几天就好了。”林辰说。父亲松了口气,走到床边,看着母亲熟睡的脸,轻轻叹了口气:“你妈就是太操心你了,总怕耽误你的事。”
林辰心里一阵酸涩,点了点头。晚上,他陪着母亲吃了点东西,又帮她擦了身子,才在陪护床上躺下。他拿出手机,给江宏远发了条消息,问培育棚的情况。江宏远回复说一切正常,让他安心陪母亲。
第二天早上,母亲的精神好了很多,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。林辰帮她梳了头发,又陪她聊了会儿天,心里稍微踏实了些。上午十点,江宏远打来电话,说生物实验室那边通知他们,孢子液已经扩繁好了,问他什么时候过去取。
林辰看了看母亲,母亲笑着说:“你去吧,妈这里有你爸呢。记得早点回来,妈等你吃饭。”
“好,我尽快回来。”林辰答应着,跟父亲交代了几句,就离开了医院。他打车赶到培育棚,江宏远已经在门口等他了。两人一起开车去了生物实验室,取到了扩繁后的孢子液。
“实验室的人说,这批孢子液的活性很高,培育成功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。”江宏远拿着检测报告,笑着说。林辰心里一阵高兴,只要成功率高,按时交付就没问题了。
从实验室出来,两人又去了保温材料厂,签了加厚保温膜的合同。等回到培育棚时,已经下午三点了。陈峰正蹲在培育区里,给育苗盘喷水。“辰哥,江总,你们回来了!”他看到两人,连忙站起来,“刚才有个快递,是张教授寄来的。”
林辰接过快递,打开一看,里面是一本厚厚的书,还有一张纸条。纸条上写着:“这是我多年来研究耐寒植物的笔记,里面有很多批量培育的技巧,对你应该有帮助。另外,我已经跟南极科考站的人沟通过了,他们会派专人来接收第一批苔藓,确保运输过程万无一失。”
林辰捧着笔记,心里满是感动。他翻开笔记,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张教授的研究心得,还有很多手绘的植物细胞结构图。“张教授真是太用心了。”他轻声说。
江宏远也凑过来看了看,笑着说:“有了这本笔记,我们的批量培育就更有把握了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林辰一边在医院陪母亲,一边远程指导培育棚的工作。母亲的身体恢复得很快,一周后就可以出院了。出院那天,江宏远和陈峰特意来医院接他们,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——第一批苔藓已经发芽了。
“辰哥,你看,芽长得可壮了!”陈峰拿出手机,给林辰看苔藓的照片。照片里,翠绿的嫩芽从育苗盘里钻出来,密密麻麻的,充满了生机。
林辰看着照片,心里满是喜悦。他知道,离梦想越来越近了。回到家后,母亲催着他去培育棚看看。林辰拗不过母亲,只好带着她一起去了培育棚。
走进培育棚,母亲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苔藓,笑着说:“真好,这些小芽真精神。辰儿,你一定要好好培育它们,让它们在南极扎根。”
“放心吧妈,我会的。”林辰紧紧握着母亲的手,眼神坚定。他知道,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,只要有家人和伙伴的支持,他一定能实现梦想,让“绿苔南极”的苔藓,在南极的冰雪里绽放生机。